日前,發改委就修改《招標投標法》及《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征求意見稿已經簽署,并于2017年12月28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一點是:招標人可以直接確定中標人。近日又傳來重要消息,國家發改委將主導對《招標投標法》進行全面修訂,相關草案有望2018年年內出臺。其關于修改“最低價中標”的條文內容又一次成為熱議內容。
在修訂啟動工作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范恒山強調,此次的《招標投標法》在修訂范圍上,要進行全面修訂,盡量做到一次性修到位,使修訂后的《招標投標法》能夠適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招標投標市場發展的需要,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之前,“最低價中標”的法律依據是《招標投標法》。我國《招標投標法》規定,中標人的投標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一)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招標文件中規定的各項綜合評價標準;(二)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并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但是投標價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對于“最低價中標”這個原則,幾乎整個制造業企業一致表示,“最低價中標”影響正當競爭、降低產品質量,已經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障礙。“沒有哪個企業愿意參與‘最低價中標’,但是現在市場環境被擾亂了,產業鏈從下游向上游惡性傳導:不壓價,中不了標;中了標,產品質量往往下降。”業界人士表示。
去年在對多家實體企業進行調查時也發現“最低價中標”成為企業集中詬病的問題,多位企業負責人也表示,一些地方和國企招標采用“最低價中標”,這種“重價格、輕質量”的指揮棒,不符合新發展理念。
根據《招投標實施條例》的修改可以發現,修改之前,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修改之后,招標人可以授權評委直接確定中標人,可以選擇第一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也可以不選擇第一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所以,從2017年12月28日開始,即便成為了第一中標候選人,業主也可以不選擇其作為中標人。
也就是說,從今以后,產品質量以及客戶關系成為權衡是否合作的重要指標,想低價沖標,產品質量不達標、不做工作直接來投標的,中標會越來越艱難。
此外,之前財政部印發財政部令87號《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投標管理辦法》也明確提出,評標委員會認為投標人的報價明顯低于其他通過符合性審查投標人的報價,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的,應當要求其在評標現場合理的時間內提供書面說明,必要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投標人不能證明其報價合理性的,評標委員會應當將其作為無效投標處理。
其中《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投標管理辦法》提出的內容中有幾項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該投標價格與其他投標人相比的價格,參照的是“其他投標人的價格”,而不是大家常說的“成本價”。因為“成本價”爭議也很大,有時很難直接判定,而直接與“其他標人的價格”相對比,較容易操作,例如:若九個投標人,八個投標人報價為1億左右,另一位若是8000萬,可能就需要進行“合理性”解釋。
二、價格明顯低于其他投標人的報價情況下,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這里用詞是“有可能”,可以認為若價格過低,都存在“有可能”,所以免不了要澄清。
三、應當要求其在評標現場合理的時間內提供書面說明,必要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這里要注意的是“評標現場合理的時間”,這個意義重大,避免了場外人情,也是說“投標”是否有效,當場決定。
四、投標人不能證明其報價合理性的,評標委員會應當將其作為無效投標處理。這里用詞是“應當”,而不是“可以”,就是直接規定這種情況就是“無效投標”。
招標投標中的“最低價中標”現象已經成為企業以及市場提升產品質量、發展和規范的最大障礙,而且往往容易從單純的經濟糾紛發酵成社會問題。如今“最低價中標”的時代已被終結了。
關于《招標投標法》的修改草案之前小編已經在文章里有詳盡介紹,讀者們想要了解可以點擊 行業變革丨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即日起施行 進行閱讀觀看。以下為《招投標實施條例》修改前后對照表完整版: